秒懂災害潛勢

工作方式

資料 / 呈現 idea pool

資料規格

類似專案

美國

日本

中國

資料來源

蒐集古地名與歷史文化的資料,從文獻敘述內容,即可以從中判斷是否與災害有關。有些僅具有地名與關鍵字詞,需要知識背景與更多史料,才可以從中判斷是否與災害有關。

歷來災害史料

地名學與舊地名

地名學文獻

具有災害潛勢意義的 (舊) 地名列舉

災害地景景觀/紀念地景

文化內容、禮俗與制度

節氣

待整理

-----

北藝大林承緯民俗學研究室: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此次災難統計受難者逾1萬5,000人,被稱為「戰後日本最大國難」。突如其來的災難,日本政府除了投入大量資源緊急救援、讓居民得以盡快恢復平穩生活外,在身亡者甚至失蹤者的家屬心中,永遠都有一個無法過去的傷痕,那便是失去了與受難者的連結。然今日本東北學院大學學生工藤優花以「如何面對在地震中死去的人」為題,花了一年時間,訪問了東日本大地震災區石卷市中的一百多位計程車司機,記錄了這些司機們的「幽靈經歷」,並將此論文出版成書。

工藤優花的指導老師-東北學院大學教養學部地域構想學科教授金菱清說:「比起看見『幽靈』這件事,論文的主題探討的是通過該現象所傳達的生死觀及面對逝者的方式。」而他本人經歷過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他說,重要之人的亡故、失蹤,乃至街景的巨大變化,對倖存者產生了相當大的失落感。日本要進行災後重建,就不得不考慮災區人民所持有的人生觀、生死觀。而如何面對這種失落感,也是此次調查的目的之一。

反觀台灣,類似的災難經驗發生於清朝道光25年(西元1845年)農曆6月初7傍晚,位於臺灣西部沿海地區(今雲林縣口湖鄉),也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水災,奪走鄰近沿海地區近7,000名居民的生命,除此之外,水難而引起的疾病也帶走了不少的性命,今位於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雲林縣縣定古蹟),即是罹難者漂流到當地後,因乏人收埋才在下寮萬善爺廟之後面,掘一大坑將屍體集合埋葬,因水難而死亡人數近萬人才得此名;而口湖鄉當地村民為超渡溺水亡靈,則訂於每年農曆6月初7、初8兩天,分別在蚶仔寮、金湖及下寮等地,聘請道士辦裡追思法會、牽水車藏(狀)祭祀科儀、挑飯擔或點燈儀式,藉此緬懷、超度先民;早些年,當地居民也曾透過牽水車藏(狀)的方式,希望與在水難中過世的祖先對話,因此留下許多不可思議的經歷流傳後代子孫。

金菱清教授:「我們想傳達的是,當面對被社會視為禁忌的『死者們』時,那些親歷災難的人們所不得不去承受的事。」不管是日本計程車司機的靈異遭遇,或台灣西部的牽水車藏(狀)祭祀科儀,都透過不同的方式持續進行生者與亡者之間的交流,也是日本社會學及台灣民俗學關注議題之一。

欲想了解更多關於災難研究內容,敬請關注12月21日「台灣民俗學」對「日本社會學」的學術交流對談,報名者請洽:

https://docs.google.com/…/1GBA4CIQRluFlxr2pfD-DgE…/viewform…

# 北藝大林承緯民俗學研究室 楊亞卿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此次災難統計受難者逾1萬5,000人,被稱為「戰後日本最大國難」。突如其來的災難,日本政府除了投入大量資源緊急救援、讓居民得以盡快恢復平穩生活外,在身亡者甚至失蹤者的家屬心中,永遠都有一個無法過去的傷痕,那便是失去了與受難者的連結。然今日本東北學院大學學生工藤優花以「如何面對在地震中死去的人」為題,花了一年時間,訪問了東日本大地震災區石卷市中的一百多位計程車司機,記錄了這些司機們的「幽靈經歷」,並將此論文出版成書。

工藤優花的指導老師-東北學院大學教養學部地域構想學科教授金菱清說:「比起看見『幽靈』這件事,論文的主題探討的是通過該現象所傳達的生死觀及面對逝者的方式。」而他本人經歷過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他說,重要之人的亡故、失蹤,乃至街景的巨大變化,對倖存者產生了相當大的失落感。日本要進行災後重建,就不得不考慮災區人民所持有的人生觀、生死觀。而如何面對這種失落感,也是此次調查的目的之一。

金菱清教授:「我們想傳達的是,當面對被社會視為禁忌的『死者們』時,那些親歷災難的人們所不得不去承受的事。」不管是日本計程車司機的靈異遭遇,或台灣西部的牽水車藏(狀)祭祀科儀,都透過不同的方式持續進行生者與亡者之間的交流,也是日本社會學及台灣民俗學關注議題之一。

欲想了解更多關於災難研究內容,敬請關注12月21日「台灣民俗學」對「日本社會學」的學術交流對談,報名者請洽:

https://docs.google.com/…/1GBA4CIQRluFlxr2pfD-DgE…/viewform…

# 北藝大林承緯民俗學研究室 楊亞卿

日本廣告

類似的探討方式,是否可套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