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玖次黑客松公有地大行動過程紀錄
活動資訊
時間:2014-6-21 (六) 09:00 - 18:00
地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
過程
整體活動過程
專案過程
- 發起專案,簡報檔,簡報影像(youtube連結)
- 整理土地架構的簡介圖
- Mockup
- 國產署的招標資料初步研判與討論
- 成立FB社團
- 當天進度成果,簡報檔,簡報影像(youtube連結)
心得
chewei>
好吃的東西很多,以後要記得先去吃
DZ1984>
打怪是一條艱辛漫長道路,一路上會需要共同奮鬥伙伴。到黑客松來,你會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隊友!
提問
ipa(大松人坑介面)想要訪問公有地專案從組隊、報名、到成形的過程,以下提問,請專案成員自由作答,回答前可加個人 id ,感謝!(之後有空會整理成文章,以CC-BY授權,連結回此共筆):
ipa> 可以這樣作答,感謝。(此為編輯示範)
chewei> 我個人是在 budget.g0v.tw 專案上線的時候得知 g0v 與黑客松活動,當時我所體會到的是一種公共議題的公眾呈現方法,所以雖然之後並沒有立馬去參加黑客松,但也令我開始設想「如果有機會以開放資料或是數位介面的方式」,來處理土地空間領域的議題,那會是什麼模樣?該如何進行?要如何考量?此後,是以電子信件的方式與成員們進行討論與發想:
- ---20130516 信件內容 from chewei
- 關於國有土地的來龍去脈,相關法令
- 都市計畫如何被羞辱,指認出什麼樣的利益團體在其中笑顏開展
- 小公民如何知道國土開發過程,怎麼樣見縫插針
- 國有土地上的文史資產,樹保,抑或是公有地參與開發所換回的樓地板面積,如何監督
- 國土的資訊如何被公開化?
- 陸資的生態是什麼?
- 土地重劃?高鐵場站周邊跟鬼城一樣但新樓還是不停的長?
- 原住民族土地被霸占後的還我土地運動,究竟是小原住民家族的曾經共有土地私有化過程,還是真能變成部落共管共同利益的新組織想像?(近日接觸花蓮港口部落有感)
- 農村出代誌,台灣的農田就具有一種公共性的操作,如公糧制度,保價收購,非農民不得購買農地,但2000年農發條例修改後,就讓農田朝私有化發展了。
- ....
- 是不是應該進行一下,「國有土地公共化」的「揪/救國土」工作坊之類的討論
-
- ---20130627 信件內容 from chewei
- 面對公有土地如何被活化與處理,如何被檢視與看待,等議題,請以「網站作為方法」,設想:如果有一個網站,它在談論公有土地...「網站」X 「公有土地」,你/妳會想到什麼?舉例回答:
-
- 1.我希望這個網站可以告訴我哪裡有公有土地
- 2.我希望這個網站可以告訴我公有土地被處裡的___種規則與潛規則
- 3.我想知道公有土地被處理,這倒底與我有什麼關聯
- 4.我想知道我目前居住在公有土地上,我是不是剉咧等
- 5.我想知道有趣的都市議題計畫 pilot study or project
- 6.我想知道其他城市都怎麼處理這個議題
- 7.我想知道原住民傳統領域怎麼辦?
- 8.我想知道有沒有學者或研究機構或論文在探討這個議題,因為我想要寫論文
- 9.我想知道社區營造跟這個有什麼關係
- 10...
-
- 從上述的提問,將會進一步形塑公有土地議題網站所需要的實質內容與網站架構項目。大可不用等全國公有土地資訊釋出,因為也不會釋出,所以更要透過網站作為發問姿態,匯聚一些事情。我的一些想法。
-
經過一定時間信件來往之後,蒐集了更多的議題內容,但由於我們對於資料處理與數位介面實在不是很擅長,一直未見大的推展突破,直到:
- ---20140411 信件內容 from Afey
- 大家大家,
- 之前有朋友參加過黑客松工作坊的活動,
- (如果不知道黑客松,看這裡 http://g0v.tw/actinfo.html )
- 當時就想說上次哲哲提案做公有地/ 土地公網站 (公有地地圖,公有地議題) 或許就可以成真了,
- 後來又看到這一次318 G0v大家各顯神通,
- 想說,看看有沒有人還有興趣,
- 我們稍微再整理一下架構,搜集點資料,
- 去報名黑客松工作坊,
- 來做做上次的小提案~
- 有沒有人要跟團啊,請喊聲!
- ---
即為我們報名參與黑客松的契機,雖然當時沒搶到第捌次黑客松的票XD。
chewei> 有,主題訂為【針對有開發處分爭議的「公有土地」資料,進行彙整與公開呈現】。首先,我們有先瀏覽 g0v 已有的相關提案,如環評、BOT、蚊子館app。報名前,先進行議題者們的實體聚會兩次:
- 第一次聚會(20140420),我們以g0v提供的專案空白模板,來設置 hackpad,成員們也開始學著使用 hackpad,開始把我們的想法與既有的資料來源,架構式地呈現。
- 第二次聚會(20140518),針對該 hackpad 上所累積的內容與此期間各個成員的發想,稍作收斂與專案願景勾勒,(討論圖片@Yi Ching Yang ),實際來說就是,在茫茫大海的公有土地資料庫中,此專案將優先彙整有「開發意向」、「即將私有化」的公有土地資料群,並列舉符合如此定義的資料種類與來源。
- 第三次聚會(20140619),在活動報名成功之後,深怕活動當天與hacker們無法搭上線,所以先邀請 @ddio 與會給予意見,先由我們簡報專案內容 (即活動當天的3分鐘介紹版本),請 ddio 提供對於此專案的資訊工程的觀點、提醒我們授權方式、介紹黑客松的氣氛與步調等。
- 聽說曾經報名失敗捲土重來一次報了四位,是什麼決心一定要報到名?
chewei> 我個人的想法是,土地的議題十分需要平台公眾化、行動交流、資訊公開等等,土地的利益糾葛太嚴重了,土地作為政權治理的根本,雖然有許多批判性的學術專書、具有反省能力的空間專業者處理土地的公共議題 (僅舉《總統的親戚》、《金權城市》、《重探臺灣戰後空間治理危機的歷史根源/廖彥豪》為例),但目前看起來,種種的努力,總是無法將針砭轉化為公共監理機制...在這些無形的壓力下,揉合第捌次黑客松票被秒殺的陰影,我就想說這次一定要搶到一張票...
- 黑客松當天組隊過程?當天工作/吃喝的感覺?(資訊背景的成員也可談一下此專案如何吸引目光進而加入?)
chewei> 當天在簡報介紹之後,也有議題關注的朋友一起組隊、DZ1984 介紹他針對環評的資料擷取經驗。在自我介紹之後,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再次將整個國家土地架構釐清,這也讓我們發現到稍早的簡報並未能說清楚;大家稍微有了土地與專案認識之後,即以工作項目分頭進行:
- 【整體土地架構釐清的圖說製作】
- 【實際了解國產署招標形式的土地資料的擷取】(例如得標、結標資料都要抓..)
- 【構想專案名稱】(land, property, public, on fire...)
- 【Mockup 以及使用者資料檢索情境模擬】(要不要有地圖;使用者想知道單筆土地的什麼?位置、開發方式、產權、相關關鍵字人名..)
- 【設立FB社團】
- 對黑客松的活動形式有什麼觀察與感想?也有看到有預計訪問其他NGO,雙重跨界協作是否有門檻或困難?
chewei> 【關於跨界協作的困難】:若以Open Source的「開放精神」來說,議題 NGO 、空間規畫界、學術界,其Open Source內涵的「開放協作」的經驗與程度,是蠻需要加油與鼓勵、再進一步協助他們來理解與確認的。
- 例如在學術界,我目前只有體會到「走入社會」、「學術倫理價值」、「政治經濟批判與階級意識」等進步的想法,但是並未體會到「開源共創」的理念,每一次煞費苦心地研究,其結果若只有結論與研究方法說明,卻沒有過程協力與參與體會的機會,甚或建構一種持續在線、每天跑的議題研究細緻化機制,這樣很容易有研究斷層。以及,在資料擷取與處理能力上的不足,經常導致研究上的缺憾,例如,土地數據、政策的決策過程、土地開發的社會關係網絡,都不是容易釐清與掌握的,巨觀的描述與分析應同等重要於微觀的情境與細節。
- 另外,在與NGO的互動經驗中,大家都很明白,不存在無須群眾運動的土地監理機制,那麼,要如何更實質的培力與充實這部分,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群眾導向的捲動企劃、議題培力,在當代,究竟該何去何從?
- 以及,時常有公務人員與公部門內的進步單位,想要在公務生態中進行突破,但沒有群眾的深化合作,經常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助力」,是不可能改變當前的積習已久的權力地景的,如此一來,許多進步理念無法萌芽與實踐,徒留有志之士年老時的茶餘話題。
也就是說,我所理解的「跨界困難」,我初步認為其要害是在於,我可能必須要了解該領域(學術界、NGO、規畫界、公部門)更能透過開源協作而進展的那種可能性,一種揭示與共同擘劃,鼓勵他們進行體現開源協作精神且具有培力內涵的「群眾運動」與「開放研究」的推展與轉化,以「開放資料」與「開源文化」作為基礎,共同形構「開放政體」,即,對互動對象們與我自己的「開放意識」的培力,會是最困難的核心,固然半封建式與半殖民式的戰後台灣體制(經濟學者劉進慶的用語)是諸多當代癥結課題之淵藪,可是也應該注意到,「若沒有開源邏輯與群眾想像力的突破,還真的不曉得要怎麼辦、還能怎麼辦、還想怎麼辦」、「如果我們都沒辦法想像天堂,最後都只會走向地獄」之類的感觸XD。
- 專案目前的狀態,以及後續希望的進度?想用什麼方法維持開發?
chewei> 目前有DZ1984協助資料處理與介面設計,我個人能盡力的部分就是持續指認「火線資料」的來源,整理此資料衍生的更多內容,這部分我會傾向串聯那些,長期與該種「火線資料」打交道的NGO、學術界、規畫界。同時,期待能更深入了解,如果我們有了這個資料庫之後,延續的推展想像與土地的公共監理機制,大家的想像會是什麼?可能性在哪裡?
- 舉例,是否循立法院代議政治去針對關鍵條文進行修正,如《國有財產法》、《都市更新條例》、《促參法》中不適當的條文?或是循著地方自治基礎的法令機制,針對地區內公有土地進行訴求?..
- 在進度上我比較不會有既定的想像,反而我對於聚會活動會有頻率的想像,直覺覺得在六月底與八月底的兩次黑客松之間,7/27(日)來辦一場土地松。
- 簡單講一下個人背景?(例:NGO工作者、工程師、文字工作者、設計師....等)
chewei> 景觀設計公司職員
- 最後,如果覺得大松活動有可改善之處,可到此串留言。如果沒有 github 帳號,也可以在此寫一下,謝謝。
chewei> 或許,活動人數規模可以往上提高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