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al Eye鄉民點評

專案簡介

  1. 概念:Crowdsource Fact Check, 哪些東西要check由網友回報。
  2. 回報並統計網友看完文章後對於後,對文章的信任度,以及對後續資訊的需求。
  3. 並且彙整網友對特定議題、以及新聞的回應。
  4. 讓網友出來爆料、打臉也能受到其他網友的驗證與批評。
  5. 希望讓網路的互動能夠跳脫情緒抒發,而是專注於對於資訊的驗證以及思辨。

專案說明

網路新聞、消息很多,並且都需要被評論、驗證。目前爆料、打臉、評論已經存在網路上,不過回饋機制混亂,資訊散亂無組織、難以追蹤。鄉民點評將是一個可以整合評價與回饋的平台。

發起人/拋磚人:Dustin Lin (馬里蘭大6學台灣星期五)

目標與功能(什麼問題,要如何解決)

預定功能

  1. 回報需求(挖坑):網友回報哪些消息、言論“需要”驗證解釋評論
  2. 填補需求(跳坑):有資源的強者網友,看到某些資訊驗證或解釋的需求很高,應該會比較想來提供資料(證實打臉)、解釋評論
  3. 評價與回饋:
    1. 給政治人物評分:對政治人物依事件評分(一到五星)
    2. 給媒體評分:對媒體(記者)依該篇報導評分(一到五星)
    3. 網友互評:針對網友的回應,一樣可以回報需要驗證、解釋與評論,也可以自行跳進去驗證、打臉、解釋與評論。也可以為評論打分(一到五星)。累積星等多的網友,可以晉級。
    4. 評分、回報、回應等資料,會回饋給當事人(政治人物辦公室、媒體編輯室、網友接收通知等)。這樣做得好做不好能夠馬上獲得回饋。
  4. 在網友閱讀新聞時,提供相關參考閱讀、參考資料,例如說
    1. 該人物、該媒體過去評分
    2. 網友回報的需求(要證據、要評論、要解釋)
    3. 網友回報的相關資料(打臉、證實、評論、解釋等等)
    4. 該人物、該事件相關新聞、過去新聞
    5. 該人物的國會資料(政誌、立委投票指南、國會大代誌)
    6. 該人物政商關係圖、政治獻金、財產申報

預定使用者

網路新聞讀者

要解決的問題

現有類似專案

FactCheck

相關專案

新聞小幫手

授權方式

(程式碼部分如 MIT/BSD /文件部分,如 CC-BY)

使用資料

  1. 新聞網站: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民報等
  2. 新聞評論網站:國際事務評論網、想想論壇、新頭殼
  3. 沃草的國會無雙、市長給問嗎不知道要歸哪一類.....
  4. 其他Facebook走紅文章等
  5. 八卦版整理文、懶人包、打臉文

專案目前規劃

建立網站與抓資料

  1. 網站內容完全是抓自其他新聞媒體與社群媒體
    1. 新聞網站: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民報等
    2. 新聞評論網站:國際事務評論網、想想論壇、新頭殼
    3. 沃草的國會無雙、市長給問嗎不知道要歸哪一類.....
    4. 其他Facebook走紅文章等
  1. Facebook模式:
    1. 每篇文章都只是個方塊,只放連結、縮圖和前幾句話,使用者必須點擊進入原網頁閱讀完整文章。
    2. 使用者可以自己定義文章顯示方式,用各種filter  
      • 其實這邊就是重新設計一個新聞首頁,新聞來源是個大媒體和社群網路。鎖定的讀者是關心公共議題的讀者。
      1. 依事件、議題排序
      2. 依使用者關注的議題排序
      3. 依照網友回報的需求排序(例如本日最多人回報要驗證、本日熱門打臉等等)

回報方式

  1. 每個方塊下面有一排回報區:
    1. 挖坑選單:’求驗證’、’求解釋’、’求評論’(每個按鈕後面顯示已回報的數量)。
      1. 挖完坑以後可以選擇寫一則回復,解釋清楚為什麼覺得原本文章需要進一步驗證、解釋或評論。寫完回復可以為自己的文章貼上tag: ’解釋需求’。
    2. 跳坑:跳坑就是撰寫回復,轉寫完可以為自己的回覆貼上tag(可多選): 證實、打臉、解釋、評論。
      1. 依照文章來源,回復可以同步轉帖於八卦版、facebook, 新聞網站留言板等等。底下附上一個message, 想要給分、評價,請點選此連結到Critical Eye.

頭條

先從ngo分析師開始

digest 綜合報導

Review 評論

為了平面增加標簽

為什麼這篇評論寫得好

為什麼這篇評論寫的爛

用網站

寫評埨

徵求協作者

發起人/拋磚人:

分工與成員

實作細節(非技術背景可跳填)

協作工具

進度與 to-do

成果展示(規劃文件、雛形/草稿、原型/初稿、正式發佈/完稿)

Untitled

This pad text is synchronized as you type, so that everyone viewing this page sees the same text.  This allows you to collaborate seamlessly on documents!